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 > 正文

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 代表委员为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建言献策

时间:2023-03-13 23:04:44    来源:慈善公益报    

(王学军)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健康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硬指标,病有所医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医疗”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之一。

基层医疗关系民生、联系民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那么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不少代表、委员表达了各自在实践中听到的心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资料图)

“这几年我国多措并举,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有明显改善,但优质医疗资源在各省份、各地市仍然不均衡,医疗质量水平仍参差不齐。”全国人大代表、内江市副市长张永说,经过三年疫情,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更大了,所以作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部署,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自贡市副市长陈张铭也有同感。“这一重点工作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补充说,“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上,也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反应速度、服务效率和服务价格上。”

如何进一步合理高效配置医疗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首先要引导群众改变就医习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表示,分级诊疗推行至今,仍存在部分基层医疗资源闲置,患者舍近求远、更愿意去大医院的现象,分级诊疗效果有待进一步释放。

在刘连新委员看来,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要真正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刘连新委员表示,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多措并举打造“愿意来、留得住、看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同样关注基层医疗服务的话题。据了解,今年他围绕农村医疗帮扶话题提交提案。他认为,通过派出专家团队驻点帮扶、建立巡回义诊和双向转诊等机制,老百姓在基层就能拥有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也能推动落后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作为医疗领域从业者,基层医疗水平提升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级主任医师寿锡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分级诊疗制度和体系还应进一步完善。”她认为,应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层培养更多合格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第一“守门人”。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做了大量投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标准与其承担的职责功能还需进一步匹配。农民看病难、医疗服务保障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我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总量大、服务半径长,但医疗服务能力却有限。”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认为,应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直以来,各地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途径,基本上都是大医院派专家到基层定期坐诊、会诊。然而受专家数量少、就医需求增长等因素制约,专家常驻基层并不现实,传统的诊疗模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基层需求。

“远程医疗服务正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重要举措。”陈树波代表说,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大医院专家可以线上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病人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省时又省力。

远程医疗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陈树波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以便与大医院实现更好对接。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