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 > 正文

世界最资讯丨帮助大学生就业,代表委员们使足了劲

时间:2023-03-13 10:52:26    来源:慈善公益报    

(史子集)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是一个高频词,出现多达20余次。

就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计,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现出来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关注。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这一问题也长期成为社会热点。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一次创下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相关资料图)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对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他们也同时给出了专业的思考和务实的建议。

大学生从事农业工作

可给予较高工资

“由于从事农业工作比较辛苦,工资待遇低,农学类专业毕业大学生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不到30%。”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解释了农业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强的原因。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人才支撑,需要更多的涉农大学生和农业科研人员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和城乡建设现代化,因此,范国强建议,对农业科技人员和涉农院校学生到基层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出台相应政策。

一是对高等院校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给予较高工资、津贴补贴等生活待遇,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单位科技人员工资待遇。二是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三是对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硕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服务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给予创新服务资助。

他还建议,对毕业5年从事准公益性规模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大学生,政府给予贷款和项目支持,并享受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农业保险费补助等扶持政策。同时,鼓励地方开展涉农专业学生订单定向培养,从事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等工作的大学生,优先推免上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并给予免费教育和定向培养。

对招聘应届大学生的企业

给予相应的社保减免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政府应继续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比如,“对于吸纳应届大学生的企业,根据招聘人数可以实施‘前半年免、后半年减半缴纳社保’的政策,应届大学生社保的差额部分视同缴纳。”

姚劲波建议在2022年社保“缓返补”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通过免税、减费、增贷、专利、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扶持数字经济、网络直播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新兴行业、企业,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除了进一步稳企拓岗、强化公共招聘服务以外,更需消灭就业供需端信息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辟新就业群体发展的绿色通道,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姚劲波说。

发掘有效岗位需求

减少信息不对称

“要科学研判就业难成因,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引导舆论理性看待就业难问题,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

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刘林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校访企拓岗行动,动员高校一线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行动中来,深入挖掘有效岗位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借鉴2011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研究生教育项目经验,在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扩招潜力已在前几年扩招后已近用尽的情况下,在满足研究生人才培养条件的前提下,选择一批优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方面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试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三是由人社部门、工信部门牵头设立“数字技能+”百万大学生培训项目。

四是对以灵活就业形式在新业态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强职业安全保障和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让大学生

成为高素质农民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的建议很新颖。

张天任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制定各类政策,加大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但从全国范围看,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还面临一系列政策困境,比如就业形式单一,市场化岗位较少;就业创业长效保障不完善,影响长久发展,管理部门缺失导致管理混乱等。

张天任建议,建立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的资格准入制度,探索形成有效的配套政策。一是将“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资格准入制度与大学生学历及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结合起来,认定不同的资格准入标准和等级。二是根据认定标准及高素质农民等级与其优惠政策挂钩,提升高素质农民化的含金量。三是将“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资格准入制度与信贷发放、税费减免、技术服务等方面政策结合,取得资格认证职业农民大学生在信贷发放、税费减免、技术服务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如在金融信贷方面,采取贷款贴息的办法引导小额贷款向大学生高素质农民倾斜。

此外,他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的政策体系,拓宽农村创业就业渠道;出台大学生失业保障政策,解决入职农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就近县域及城镇住房待遇以及下一代教育等社会保障机制,立法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并赋予高素质农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

促进青年

就业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指出,除了青年失业率远高于社会整体失业率外,针对青年的就业歧视现象也不容忽视。

李迎新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青年面临就业劳动权益受损问题。调查发现,有17.9%的青年每月工作超22天,26.9%的青年每周工作超过正常的40个小时。与此同时,随着就业困难,越来越多青年选择灵活就业,导致容易面临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社会保障缺失、维权难等问题。

“就业问题不仅是青年个体的问题,亦是社会的问题。近年来青年就业难导致‘啃老族’‘傍老族’‘漂泊族’‘躺平族’等边缘群体大量出现,如果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则会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李迎新说。

2022年下半年,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面向全国353万青年开展网络问卷调查,53.9%的受访者希望相关就业政策能上升为法律。

“从实践来看,北京、河北、广东等多省市也先后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文件,为立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李迎新表示,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将促进青年就业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用校企联盟

促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建议高校可探索“双元制”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简单地说,就是校企双方一方负责理论教学,一方负责实操培训,双方均是教学主体。比如,聘用企业专家担任新工科应用类的专业教师,让学生在企业内接受培训,而培训产生的经费,很多企业是愿意承担的。同时,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来自学院,教学费用由学校承担,教材也可以组织一些企业的专家协作共同来编写。

“这种模式,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契合企业的现实需要。此外,还可以让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校企联盟,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丁华锋说。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